上盆/盆栽(Potting):在花盆內栽植花木的作業(yè)工藝,是盆栽養(yǎng)護的基礎步驟。
換盆(Pot Out):將盆花由一盆換入另一盆的花木栽培作業(yè)工藝,隨著植物的生長,原有的盆土質量會逐漸下降,換盆可以提供更大的生長空間和新的盆土。
壓實(Soil Pressing):花木種植覆土后,用水或其他方法使花木根系和土壤緊密結合的技術,有助于植物穩(wěn)定生長。
氣培(Air Culture):將營養(yǎng)液連續(xù)地或間歇地直接施給植物的根部,是一種特殊的無土栽培技術。
水培(Water Culture):將植物種在水中,連續(xù)地或間歇地浸入營養(yǎng)液中的栽培技術,常用于觀賞植物的種植。
沙培(Sand Culture):植物種植在直徑小于3mm的沙體基質中,灌以營養(yǎng)液的栽培技術,適用于某些特定植物的生長。
松土(Loosen the Soil):保持花木種植后土壤水分的技術之一,有助于改善土壤透氣性和排水性。
放線(Lining-out for Planting):將種植設計圖上的花木種植線,依據(jù)坐標或固定物,準確無誤地移到種植地上的標記,是園林種植設計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。
定點(Spotting the Planting Position):將種植設計圖上的花木種植點,依據(jù)坐標或固定物,準確無誤地移到種植地上的標記,有助于實現(xiàn)精確的種植布局。
定植(Planting in Fixed Position):把苗木種植于永久生長的地點,通常是假植之后的操作,給小苗一個更大的生存空間。
孤植(Isolated Planting):單株種植花木的方法,常用于景觀設計中作為焦點或點綴。
挖坑(Dig Hole):按花木種植需要而挖掘的樹坑,是種植前的必要準備。
復土(Soil Return and Recover):把挖樹坑挖出來的土重新填回,或花木播種后所覆蓋的土,有助于保持土壤結構和水分。
假植:多用于播種或扦插時,暫時將生根的小苗種在小盆里,便于控制土壤干濕程度,提高成活率。
打頂:把植物頂端的嫩枝掐掉,抑制植物的頂端優(yōu)勢,促進側枝萌發(fā)。
摘心:摘掉植物最頂端的幾片葉子,與打頂類似,目的是讓植株長得更豐滿。
緩苗:植物在換盆移栽或改變環(huán)境后需要經歷的一段適應期,期間應保持環(huán)境陰涼、通風,不能施肥。
僵苗:花草半死不活,一直不長個子,也不死,跟僵住了一樣,通常是由于苗發(fā)根受阻造成的。
春化:有些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必須經歷一段持續(xù)的低溫環(huán)境,才能從營養(yǎng)生長轉入生殖生長,這個低溫處理的過程就叫春化。
砍頭:一種修剪方式,針對徒長的植株,砍掉桿子上半部分。
剃頭:與砍頭相對,修剪程度較輕,只是把頂端的葉子均勻修剪一圈。
疏剪:修剪掉長得過于茂密的枝條,增大通風,保持日照充足。
基肥(底肥):埋在土壤里,增加土壤的養(yǎng)分,促進根系生長,分有機肥和無機肥兩種。
追肥:植物在生長期間長葉和開花時需要補充營養(yǎng),另外施肥就叫追肥。
扣水:花卉植物生長發(fā)育階段的一種澆水技術,扣水即在花卉生長中的某個階段,減少澆水量和澆水次數(shù)。
修根:在植物換土上盆時修剪根系,去掉腐爛干枯、老化的根系,以刺激新根的生長。